年人均收入13200元,兴仁市鹧鸪园村富了。
而10年前,这里还是吃粮靠救济、吃水靠人抬、用钱靠贷款的“三靠村”。
谈起10年巨变,村民总会说:余必丽,能干!
8月29日,见到余必丽,是在鹧鸪园村蔬菜基地里。“韭菜马上要上市了,烤烟也在采收烘烤,还有我们村环境治理等工程正在推进,事情多啊!”今年58岁的余必丽,是兴仁市城南街道办事处鹧鸪园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从党支部书记到党总支书记,余必丽在鹧鸪园村已干了21年。
2002年,37岁的余必丽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。“鹧鸪园村男人都干不好,女人还能干支书?”村里很多人都不看好。余必丽向全村人承诺:一年后干不好我自己走人。
一年后,村民却不愿她走了。
上任后,余必丽四处奔走筹资,号召村民筹资投劳,先后建成鹧鸪园小学寄宿制学校,修通兴仁市第一条通村油路,硬化25个村民组通组路和串户路,实施危房改造、坡耕地改造工程……让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看得到的改善。她带头种植大棚蔬菜,见效益后发动群众一起干,现在很多村民一年种植蔬菜能挣二三十万元。她第一个在村里开办农家乐,现在村里开起了12家。
如今,鹧鸪园村蔬菜、林下中药材等产业做得风生水起,乡村旅游红红火火,50余户村民建起了食品加工、酿酒等家庭作坊,村集体资产壮大到1800多万元。
“在鹧鸪园,过去是‘我说你干,你干我看’,现在是‘做给你看,带着你干’,只有见了效益,群众才会跟着你干。”余必丽说。
在余必丽带领下,鹧鸪园村成为全省文明村、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,她也收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、贵州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。
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)
一审:罗忠显
二审:付芳婧
三审:罗曦
其他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