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

首页 > 新详细信息

贵州农经网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看资讯 > 乡村振兴 > 乡村振兴

雷山 “积分制”提升村民建设美丽乡村主动性

乡村振兴|时间:2023年09月19日 信息来源: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:罗忠显 点击量:

  这个夏天,随着游客的涌入,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的村民忙坏了。

  “穿上盛装摆上拦门酒,拿起芦笙跳一支芦笙舞,就是要把我们苗族热情好客的气氛传递给游客,让大家在我们苗寨玩得开心。”这个旅游旺季,村民陈正云几乎每天都参加村里的游客接待服务。

  村里153户,不管男女老少,谁有时间,都会加入村里每天两场的民族文化展示展演。

  “游客看了开心,我们参加展演自己也能获得积分。”陈正云忙碌了一个夏季,获得了不少积分。这些积分,可以直接到村里的合作社兑现现金。

  “记工分”兑奖励,鼓励村民加入旅游活动,上郎德村这个激励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到现在。

  上郎德村党支部书记陈尚福介绍:“我们这个积分也是有讲究的,参加的节目难易度不同,对应的积分也有差别。比如,寨子里的一位姑娘穿了当地长裙苗特有的盛装,戴了一整套苗族银饰,梳了传统的高发髻,她会挣得8个工分;如果她的鞋子不是布鞋,那就少挣1分,只有7个工分;如果没梳高发髻,那就少挣3分,只有5个工分;如果她再给游客敬酒,她会再挣得3分。”

  “‘积分制’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,突出村民在旅游中的主体地位。”陈尚福说。

  有传承也有创新,距上郎德村15公里的郎德镇南猛村创新将“积分制”与村集体经济增收深度融合,探索村集体经济“积分制”分红模式,并不断丰富“积分制”内容。

  目前,该村在全村群众中推行乡村振兴贡献度“积分制”,围绕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、特殊贡献等设定了6类28项积分内容。并新建积分超市一座,将积分用于生活用品兑换、小额信贷利息抵扣、评优评先参考等。

  “以前,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,就是平均分配,很难激发大家的积极性。”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说,“现在,通过积分奖励,我们实行‘土地反包’的方式鼓励农户自主生产,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交由龙头企业。比如,对于种植白茶达到一定面积、一定亩产的农户即予以加分,而对违反村规民约的、有劳动能力但不主动发展生产的村民予以减分。”

  雷山县积极探索完善“积分制”。今年,该县制定印发了《雷山县个人生态信用积分管理办法》《雷山县生态信用村评定管理办法》等政策,从发展生态产业、保护生态环境、倡导文明新风、法治教育及乡村治理等方面科学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考核体系。首次从县级层面实现了积分管理的评价体系统一、标准统一、激励机制统一。

  通过与银行合作,获得积分的群众不仅可以根据不同信用等级获得贷款利率上的优惠,享受免费金融增值服务;还可以兑换油、盐、米等生活用品;同时在乘坐公交、酒店入住、话费优惠等日常生活中享受费用优惠。

  “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信用激励机制,让群众的生态信用积分转化为实际收益,才能更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。”雷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周淼说。

  南猛村作为第一批试点村,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感触颇深:“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通过‘积分制’的激励,村民的‘主人翁’意识不断提升,农户逐渐从乡村振兴的被动福利享受者,转变为乡村振兴的主动实施者。”

  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)

  一审:罗忠显

  二审:付芳婧

  三审:罗曦

分享到:

文章评论

我有话说

已有 0 条评论

其他评论

    0 1
    跳转至

    农网头条

    【农网介绍】 【版权声明】

    主办:贵州省人民政府

    承办:贵州省气象局    支持单位:贵州省科技厅

    版权所有: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

    贵公网安备 31656511号 滇ICP95572468 31656511

    联系电话:(0851)31656511;96888    联系邮箱:cxptno@163.com

    网站地图 | xml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