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的风从乌蒙山脉吹来,每一缕都带着清凉。
在“避暑游”走过了热腾腾的一个多月后,进入8月的六盘水依然热度不减,各路避暑客纷至沓来,享清凉一夏,品惬意人生。
7月29日水城古镇游人如织。赵桦/摄
论避暑,六盘水算是天赋型选手,“19℃的夏天”远近闻名。
位于野玉海景区核心腹地的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,尽管距离城区中心约28公里,常住人口只有四千多人,却涌入了一万多名避暑客,其中不少还是拖家带口从湘赣浙粤等地赶来。
阿娄社区气候宜人、环境优美,彝族风情浓郁,避暑优势突出。随着8月9日至11日的海坪彝族火把节即将来临,避暑客呈现出“两极分化”态势,一部分人延长了旅居时间,打算参加完火把节再走,还有一部分人正在赶来的路上。
阿娄社区打好避暑康养两张牌。
“火把节前后人气最旺,社区内登记在册的5家民宿以及老百姓提供的800多张床位全部爆满。游客的旅居特征明显,平均停留时间大概在一个半月,也有一住就两三个月的,差不多9月底才离开。”这几天,社区党总支书记周训锋忙得脚不沾地。
“只靠‘卖凉风’是留不住客人的。”周训锋说,为了变流量为“留量”,打好“康养水城”与“中国凉都”两张牌,社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、优化接待环境、强化基层治理,以安全舒适环境迎接游客到来。
为此,不仅建立了“出租屋管理群”和“阿娄露营基地群”两个微信工作群,定期或不定期向避暑人群发布极端天气预警、房屋出租信息、景点美食攻略等,还联合派出所对游客登记造册,以及发放小卡片、公布联系方式、让他们有事及时找社区。此外,更加重视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感,打造了很多彝家特有的欢迎活动,例如彝家拦门酒、篝火小晚会。
海坪彝族火把节即将盛大开幕。
驾“床车”而来的重庆游客郑学渊已在海坪街道停留了2个月,“这里用水停车全部免费,百姓民风淳朴、物价便宜。给社区反映淋浴的水龙头坏了,十几分钟就来人修好。派出所和消防每天都来巡查,提醒我们防火防盗注意安全。”
“不仅气候宜人,旅居条件也很完善”,长沙来的石阿姨对公共服务设施赞不绝口,“有多功能运动球场、书吧、卫生室、餐厅、便利店、美容美发店、寄包裹的驿站……所居住的罗飞民宿还提供陪同去农贸市场买菜现买现做等服务,尤其方便老人和孩子”。
这个夏天,中国凉都六盘水有“透心凉”,也有“窝心暖”,在避暑大军中口耳相传。身临其境,他们感同身受到了六盘水的主客共享与近悦远来,市民热情,吃得安逸,住得舒服,玩得开心,有很多老客、熟客在旅居中找到家的感觉。
六盘水市也拿出了满满诚意,以消夏文化避暑季和“六马”等活动为契机,聚焦“资源、客源、服务”三大要素,一手抓流量,一手提质量,推出一系列精品线路、游玩攻略、非遗活动和文旅消费券。
首届灯光美食节、烙锅大赛、水城坑矿音乐节、“六月六”布依风情节、彝族火把节等活动的接踵而至,“小青椒”等青年志愿者活跃在火车站、高速路口和旅游景区,为游客发放旅游手册,提供咨询服务,让避暑客人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夏日清凉与城市温情。
据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六盘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51.42万人次,同比增长19.45%;水城营运管理中心进站车流量31656511辆,同比增长12.49%;出站车流量9503075辆,同比增长12.26%,旅游市场复苏态势向好。7月份,六盘水车务段共加开8对客车,当月旅客发送量同比2022年增加8.48万人,增幅达23.66%。进入夏季避暑黄金期的六盘水,其人气热度与知名度、美誉度共同飙升。
凉都好,好在气候,好在环境,好在人。但更好的是它可以与山风、溪谷、氤氲烟火一起,勾勒出我们“向往的生活”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勤)
一审:罗忠显
二审:付芳婧
三审:邱晓瑜
其他评论